小寶生長於小康之家,父母均是專業人士。小寶做事超級慢條斯理,經常心不在焉,魂遊太虛,忘記自己應做的份內事。由小學至中學,小寶總是不願做功課,又欠缺主動性,往往要父母強迫之下才開始溫習默書和考試的內容。
小寶的爸爸愛女心切,見小寶對每樣事情都一臉「事不關己莫勞心」的態度,焦慮過度,不時盛怒責難,甚至嚴懲打罵,愛女之心被失望和焦慮所圍困。爸爸常常指責太太不懂得教導女兒,結果在小寶中三後便安排她到外國繼續升學,希望透過改變環境幫助小寶成長。
小寶在新的學習環境,生活得頗愉快,也建立了自信心,可是上課時精神仍然不很集中,以致接收到不完整的訊息,影響知識的吸收。高考成績不理想令小寶考不上心儀的大學,令她感到巨大的壓力,於是尋求專業的幫助。
經我們轉介後,看過(哪方面的)醫生,服過藥後,小寶的專注力問題有了明顯的改善。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種能改善小寶專注力問題的方法,還要輔以完善計劃協助治療:
1. 重新訓練小寳有效的讀書方法和思維的技巧
2. 幫助小寳解開心理痛苦的啞謎,重新建立思維模式
3. 小寶的自信心是否可以重建,在接受藥物及新技巧訓練後亦要視乎個人意志。父母亦要接受心理解謎,放下偏見,重新學習彼此接納,他們首先要留意自己是否亦有專注力及其他情緒問題,反思過往的親子關係是否有其他因素。父母本身溝通是否出現問題亦是一個相關因素:他們是否願意進一步尋求治療、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否可以修補及互相支持,甚至父母會如何應付比較昻貴的治療費用也是當中需要考慮的。
4. 可以的話,父母應跟學校溝通有關小寳的特殊需要,看看能否安排専業老師給予協助
Advertisements